本校在教育部教卓、典範及技職再造計畫豐碩成果基礎下,盤點分析後,依據計畫推動四大主軸:「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」、「發展學校特色」、「提升高教公共性」、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」,擬定107-111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。
一、「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」主軸
透過精進學生共通職能與通識博雅教育、提升全校英文能力、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能力及檢核、落實學生多元學習輔導成效、精進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評估反饋,提升學生學習成效;利用專長與授課內容相符機制、支持系統、開發創新或改善教材措施,改善教學品質;推動自主學習行動力、型塑跨域T型人才及1+1雙軌計畫,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跨領域選課彈性;運用培養學生邏輯運算,培養學生具備使用及運用程式語言之能力;並致力於培養學生創新創意能力。
二、「發展學校特色」主軸
在研發特色方面,執行項目包括:臨床技能檢定中心(OSCE) 、鏈結校務研究-整合多元學習成效及落實追蹤畢業表現之關聯、人工智慧跨域實務應用場域、食品安全管制系統、食品安全與超微量檢驗總中心-TAF與TFDA認證、化妝品創研中心ISO22716與TAF認證、推動問題導向產學合作-建立國際產業研發合作機制與發展國際產學聯盟、提升師生研發能量;在國際交流方面,執行項目包括:拓展師生國際交流、國際行銷特色領域及深耕姊妹校合作互動、建構國際化學習環境、技優學生海外技術深造。
三、「提升高教公共性」主軸
執行項目包括:完善弱勢生協助機制/訂定輔導機制與獎助學金;定期公開辦學資訊,展現辦學成效;強化教師多元升等與實務經驗,降低生師比;增加對兼任教師之照顧;完善弱勢協助機制,有效促進社會流動。
四、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」主軸
透過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、點亮中部文化亮點、協助更生人自助自立,提升大學對在地區域或社會之貢獻度;執行「長照弘情-自立樂活攜手「弘」轉人生」計畫、臺灣化妝品安全管控與產業升級之平台、建置中部沿海區敏感族群環境品質關懷計畫,以這些具體措施,善盡大學社會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