📣【第三次征件公告】 弘光科技大学113-1学期「跨域T课程」计画📣 - 弘光科技大学
弘光科技大学
:::
图资处系统组

📣【第三次征件公告】 弘光科技大学113-1学期「跨域T课程」计画📣

公告日期:2024年03月26日张贴人:教学发展中心

【征件公告】
弘光科技大学113-1学期「跨域T课程」计画

 

 一、计画目的
为培养学生跨域合作能力,连结其他领域专业与技能,提升学生创新、专业实务与问题解决能力,建立学识整体观,使学生具备职场竞争力。

 

二、征件类别

  1. STEM科际整合课程
    科学、科技、工程、数学多学科跨域融合的综合课程,透过探究、分析、实践,以专题式学习(Project-Based Learning, PBL),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。
  2. 设计思考问题导向实作课程
    以「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」、「跨域合作」、「做中学」的方式,挖掘生活中实际问题,运用设计思考五步骤,思考并创造具体的解决方案。
  3. 跨领域实务课程
    专业领域结合他系领域进行教学,并以「实务」为导向的学习过程,学习成果应产出作品(例:动保系与食科系合作的动物食品与保健课)。
  4. 跨领域程式设计课程
    专业领域结合他系领域进行教学,并以「程式设计」为导向的学习过程,学习成果应产出程式设计相关作品(例:医工系、资工系与物治系合作的生医检测与评估实务课)。
  5. (113-1新增)创业实务课程(含跨领域)
    以市场行销与企业经营管理为主轴,发挥各系所专业或结合不同(系所)领域之实务与专长,培养学生创新创业之能力。

 

三、申请资格

  1. 本计画课程为113-1学期新开设课程,需提经三级课程委员会(系、院、校)审查。
  2. 本校专兼任教师皆可提出申请,须至少2位以上(跨系或跨学院)专任或兼任教师授课(以下简称跨域协同教师),并邀请业界专家加入授课。
  3. 跨域协同教师授课总时数,需占课程时数1/3(含)以上;若有多位跨域协同教师,则以合并的总时数来计算。
    (举例:课程时数36小时,跨域协同教师需协同授课至少12小时;若有2位协同教师,则可A老师9小时、B老师3小时。)
  4. 修课学生跨系或跨学院组成,学生数至少15以上,且不开放”放弃修课申请”。
  5. 邀请业界专家加入教学,不列入跨域协同教学时数。
  6. 每位教师至多申请2案。

 

四、补助金额

  1. 经费需于113年11月30日前完成核销。
  2. 本计画经费需包含校内教师授课钟点费,并列入教师授课基本钟点时数,惟不列入系所选修课之开课倍率。(钟点费将依教师职级标准支给)。
  3. 实际核定金额依113年经费预算额度及计画审核结果,另行公告。

 

五、课程实施

  1. 课程执行期间为113学年度第1学期
  2. 课程活动应包含课堂授课、实务实作、业师指导、业界观摩等项目,并配合成果发表。
  3. 执行期间应提交:
    期中报告:113年11月15日前缴交。
    成果报告:114年01月15日前缴交。
    教学录影:114年01月15日前缴交(至少2次教学现场实况录影,每次最少15分钟)。
  4. 教师应执行至少6次教师社群活动(缴交期中报告时,至少完成3次教师社群活动)。
  5. 学分采计为专业选修学分学习活动达18小时采计1学分,每门课程可规划1至3学分。

 

六、申请方式

  1. 申请期间:即日起至113年4月8日(一)12:00止
  2. 资料缴交须知:
    1. 计画采线上报名方式:
      • 请至以下网址进行报名:🔗 https://reurl.cc/orr6yg 🔗
      • 于报名时上传附件一、申请书电子档(档案格式限Word档),档案名称为「113-1学期跨域T课程计画书-召集人姓名-课程名称」。
      • 请一并附上开课申请单,以利后续核对课程资讯(档案格式限Word档),档案名称为 「113-1学期跨域T课程-开课申请单-召集人姓名-课程名称」。
    2. 纸本申请书签章后,于征件申请期限内送至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(B205)。

 

七、审核作业

  1. 将聘请校内外相关专长领域之委员进行审查,并择优补助
  2. 同时由课程召集人陈送课程大纲经三级课程委员会(系、院、校)审查通过
  3. 校外审查评分标准如下:
  4. 审查结果以E-mail通知召集人。

 

八、成果发表/竞赛
113年度跨域T课程计画获补助之师生,均应参与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之成果发表会、讲座及议题松活动(预计举办日期:成果发表为每年11月初、议题松活动为6月下旬)

 

九、联系窗口
教学发展中心/课程组/邓惠瑜助理,分机1287,mail:58deng@hk.edu.tw

 

. .探究教学新思维、育化跨域新人才. .

敬邀全校教师踊跃申请

 

附加档案